谈未来健康安全的照明
2012年上半年,由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、英国励展博览集团共同举办的“2012上海国际新光源&新能源照明论坛”在上海世博馆举行了精彩的闭幕式,为为期三天的论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。资深专家作了题为“未来健康安全的照明”的报告。
报告中他表示,在光线对于人体的神经元的影响方面,研究发现,我们的大脑某些部位会因光的刺激而产生分泌物,而这些分泌物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影 响。日本家庭非常喜欢很亮的冷色光,色温5000K,甚至更高,然而这样的照明不仅仅增加能耗,而且对身体不利。很多研究表明,很亮的冷色光使得人们晚上 时神经活跃程度提高变得更加警觉,褪黑素下降导致睡眠容易出现障碍。在日本,现在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有睡眠问题,50%的儿童10点之后才入睡。
专家认为,人类既能优化现代生活,同时还能实现健康的光环境,两者可以兼得。
专家称,人眼有第三个感光源,叫做ipRGCs,自然光通过ipRGCs对褪黑素产生刺激,使人适应昼夜的节律。自然的生物钟就是这样形成的。 蓝色天空能起到“唤醒”作用,对蓝光效应的定量化研究就是一个重要方向,目前已经有一些结果产生。不过,专家表示:“虽然我们看到一些规律,但是还需要考 虑色温、显色指数、温度等条件。”
就灯光对人体夜间褪黑素的抑制问题,松下公司照明研发中心请了13名受试验者,从早8点到晚24点对他们进行研究,将他们分为两类人,一类是有反应者,一类是没有反应者。有反应者在偏暗淡照明条件下,褪黑素明显上升。
另一个实验是让12个学生晚上时暴露在不同色温的荧光灯下五个小时。实验发现,低色温的荧光灯照射下人体的褪黑素高,更容易入睡。以LED灯做同样的实验时得到的结果相同。高色温的照明可以产生一种白昼的效应,让人警醒。
蓝光LED可以影响人的生物钟,可以开发蓝光治疗的应 用领域。白天人们需要高色温的照明来刺激大脑,晚上则应该用低色温的照明,但是色温并非越低越好,除了要考虑容易入睡外,还要考虑晚上工作时分辨情况等。 并且,白天的光照也会影响到晚上人们的褪黑素表现。还有,温度和褪黑素也有一定的联系,白天的温度相对较高,夜里的温度较低人们可以睡得更好。基于此,松 下公司照明研发中心提出一个办公室照明的新概念,即基于色温和光强的调节使人体健康、生产率提高并降低能耗。
所进行的一系列实验中有一项关于警觉度和绩效的实验,通过实验可以看到,如果只是简单减少亮度,工作状态下人们的警觉度也明显降低,也就是说他 们的生产率也随之降低。但是如果通过科学的方法降低光照度,一方面可以节能,另一方面还可以保持原工作效率,甚至还可以提高生产率